巢湖學院三下鄉實踐紀實:葡香滿同大,葡冶此青春
合肥7月9日電(通訊員張夢)為了推廣廬江縣同大鎮的優質葡萄、促進當地農業旅游的發展,2023年7月1日巢湖學院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葡同凡響實踐團赴同大鎮葡萄產業示范基地開展實地調研活動。
活動伊始,葡同凡響實踐團隊長帶領隊員們前往同大葡萄園對果農進行實地采訪,詢問果農們今年葡萄的生長狀況以及葡萄的產量情況。果農們熱情回答的同時邀請大家進入到果園內部近距離觀察葡萄的生長情況。接著,果農介紹了這里種植的葡萄品種,有“陽光玫瑰、夏黑、藍寶石、香妃”等等,同時也介紹了不同品種葡萄種植的相關注意事項以及其他未種植品種的未種植原因。通過與果農們的交流,實踐團成員們切實地了解到了當地葡萄的種植情況,同時也體會到了當地果農的民風淳樸、熱情好客,增進了大家與果農之間的感情。
圖為實踐隊員和果農一起參觀葡萄園。通訊員陳為坤 攝
在參觀的過程中,果農向大家具體介紹了葡萄的生長周期以及葡萄防蟲防鳥的保護方法,還有培育葡萄需要注意的問題,比如葡萄生長過程中存在著頂端優勢的現象,葡萄的頂端的優勢較強,距離根部最遠,它的幼芽就會限制繼續萌芽,如果中長梢的修剪留芽過多,結果枝頂端芽會先開始萌發,越往后,它的萌發時間就會越晚,所以會造成萌芽不整齊現象,因此果農他們會把頂端的芽按時進行修剪,為了葡萄結果更加甜美、果農還會手工去除二期生長的葡萄(即第二批次生長出的葡萄果實)。大家聽后,紛紛感嘆葡萄種植看似簡單,一旦深入其中才知道里面的學問實在是太多太多。成員們在果農的言傳身教之后,積極幫助果農們進行了修剪。最后,為了感謝果農在炎炎夏日帶領大家參觀葡萄園,實踐團成員向他們贈送了定制的毛巾作為紀念,也希望給他們帶來一些微不足道的幫助。
圖為實踐隊員幫助果農修剪葡萄藤的枝葉。通訊員陳為坤攝
為了更好地了解到廬江縣同大鎮農業旅游的發展,葡同凡響實踐團來到了紫荊村黨群服務中心,向村主任詢問了有關葡萄種植、儲藏、加工、出售,以及年輕人是否留守此地發展行業等問題。村主任詳細解答了大家提出的問題,比如村子共種植2萬畝葡萄、儲藏葡萄的溫度在0~1℃,儲藏期在3~6個月,每畝葡萄可以讓農民年凈收入增加5元至1萬元,近年間陸續開通了各種銷售渠道,電商,批發,直播帶貨等等。同時,村主任提到村子里的年輕人大多數選擇遠離家鄉到外地打工,做葡萄產業的主要人群還是年紀在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為了促進當地產業的發展,吸引年輕勞動力。村中也在逐步建立特色產業,打破傳統生產模式,達到吸引年輕人回鄉發展的目的。
圖為實踐隊員與村主任交流。通訊員陳為坤攝
隨后,葡同凡響實踐團來到廬江縣同大鎮永安村冷庫和包裝車間,共同參觀了該冷庫,其巨大的規模足以存儲同大鎮除去銷售后剩余的所有葡萄。在工作人員的介紹下,成員們還了解到葡萄冷庫主要技術是通過制冷設備降溫,同時通過控制庫內的溫度濕度,延緩葡萄的腐壞速度,做到貯藏時間最大化的同時保證儲存時期內葡萄的品質,便于后期葡萄酒的制作。今年上半年該冷庫剛剛完工,將于下半年投入使用,這是同大鎮邁向葡萄酒產業創新的第一步。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廬江縣同大鎮永安村冷庫和包裝車間。通訊員陳為坤攝
通過此次赴同大鎮葡萄產業示范基地開展的調研活動,實踐團成員們感受到了當地的民風民情,體會到了果農們的艱辛,從而增強了成員們對農民的敬佩與感激之情,樹立了為“三農”服務的意識,為建設更好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社會的和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發展特色經濟,促進城鄉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