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的洪流中,方言,這一地域文化的獨特符號,如同涓涓細流,滋養著每一片土地上的文化生態。它們不僅是語言的變體,更是歷史的見證者,民俗的傳承者,情感的寄托者。然而,隨著全球化的加速推進和現代化進程的深入,方言的生存空間日益受到擠壓,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危機。為了守護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曲阜師范大學“鄉梓雅韻”實踐團于7月17日毅然踏上征程,深入各地社區,開展了一場旨在喚醒方言記憶、傳承文化根脈的社會實踐活動。

方言故事分享會:穿越時空的對話
活動當天,陽光正好,微風不燥,社區的廣場上聚集了眾多居民,他們或坐或立,臉上洋溢著期待與好奇。隨著“鄉梓雅韻”實踐團成員的宣布,一場別開生面的方言故事分享會正式拉開帷幕。臺上,幾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成為了全場的焦點,他們用最質樸、最地道的方言,緩緩講述著那些被歲月塵封的故事。從祖輩們艱辛的創業歷程,到鄰里間溫馨互助的往事,再到那些充滿奇幻色彩的民間傳說,每一個故事都仿佛是一把鑰匙,打開了通往過去的大門,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沉浸在了那段遙遠而親切的時光里。
方言:鄰里情感的紐帶
在分享會的過程中,方言不僅僅是一種講述的工具,更成為了連接人心的橋梁。老人們用熟悉的鄉音講述著,臺下的聽眾們或歡笑,或感慨,或沉思,那份由方言帶來的親切感與歸屬感油然而生。大家開始用方言交流起來,分享著各自的生活點滴,討論著社區里的大事小情。方言,在這一刻,化作了鄰里情感的潤滑劑,讓原本可能陌生的面孔變得親切起來,也讓社區這個大家庭變得更加溫馨和諧。
傳承與創新的并軌
“鄉梓雅韻”實踐團深知,僅僅依靠一次活動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方言傳承的問題。因此,他們在活動結束后,還積極與社區合作,探索建立長效的方言保護機制。他們計劃通過開設方言課程、舉辦方言文化節、利用新媒體平臺推廣方言文化等多種形式,激發年輕一代對方言的興趣與熱愛,讓方言在傳承中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同時,他們也鼓勵居民們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方言交流,讓方言成為社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共同守護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守方言根脈,鑄非遺豐碑。曲阜師范大學“鄉梓雅韻”實踐團的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對方言文化的深情回望,更是一次對未來文化傳承的堅定承諾。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只要我們心懷敬畏,勇于擔當,就一定能夠守護好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讓方言在新時代的舞臺上繼續綻放光彩,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傳承與創新的重要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