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韻綿綿承古韻,方言代代護真情
時間:2024-08-14 閱讀:
在浩瀚的語言海洋中,方言如同散落在各地的璀璨珍珠,不僅承載著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蘊,也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文化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全球化的加速和普通話的普及,方言的生存空間日益受到擠壓,其傳承與保護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2024年7月11日。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鄉梓雅韻實踐團前往山東省日照市圖書館、山西省方言文化館等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圍繞“守鄉音雅韻,續古語新篇—非遺戲劇視域下方言傳承與保護“主題,加強方言的傳承與保護。
政策出臺,明確方向
鄉梓雅韻實踐團通過上網調查資料發現,近年來,國家及地方政府紛紛出臺相關政策,將方言保護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范疇,明確方言傳承的重要性。例如,山東省省文化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方言保護與傳承工作的意見》,提出建立方言檔案庫、開展方言研究、支持方言文化活動等具體措施,為方言保護提供了政策保障。與此同時,政府還通過設立專項基金、資助科研項目、支持方言文化節慶活動等方式,為方言傳承提供資金支持。比如,一項名為“方言口述史”的項目,通過錄制老人口述、整理方言文獻,記錄下了大量珍貴的方言資料,為后人研究和學習提供了寶貴資源。
教育融合,言傳身教
實踐團成員在實地調查中發現,目前教育領域,許多學校開始嘗試將方言融入日常教學和課外活動。有的學校開設了方言選修課,邀請當地老藝人或學者授課,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方言知識;有的則通過舉辦方言朗誦比賽、方言歌曲演唱等活動,激發學生對方言的興趣和熱愛。這些舉措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也促進了方言的傳承。
家庭是方言傳承的第一課堂。許多家長意識到方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開始在家中積極使用方言與孩子交流,通過講故事、唱童謠等方式,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掌握方言。這種言傳身教的方式,不僅加深了親子關系,也讓方言得以在家庭中延續。
媒體傳播,擴大影響
在實踐過程中,鄉梓雅韻實踐團借助新媒體等網絡平臺,拓展方言的傳播渠道。在小紅書、抖音等平臺制作并上傳方言節目,如方言新聞、方言脫口秀等,以輕松幽默的方式展現方言的魅力;同時,實踐團成員了解到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采用方言配音或方言對白,讓觀眾在欣賞劇情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方言的獨特韻味。這些節目和作品的播出,不僅提高了方言的知名度,也促進了方言文化的傳播。
互聯網為方言保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各種方言學習APP、方言音頻庫、方言社區等網絡平臺應運而生,讓方言愛好者能夠隨時隨地學習、交流和使用方言。這些平臺不僅提供了豐富的方言學習資源,還通過互動分享的方式,讓更多人參與到方言保護的行動中來。
社區參與,營造氛圍
社區是方言傳承的重要陣地。許多社區通過舉辦方言文化節、方言展覽、方言講座等活動,營造濃厚的方言文化氛圍。這些活動不僅展示了方言的獨特魅力,也增強了社區居民對方言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同時,實踐團成員在參與社區宣傳方言的活動中,發現一些熱心于方言保護的志愿者自發組織起來,成立了方言志愿者團隊。方言志愿者深入鄉村、社區,開展方言調查、記錄、整理工作,同時也積極參與方言教學活動,為方言傳承貢獻自己的力量。這些志愿者的行動,讓方言保護成為了一項全民參與的事業。
作者:曲阜師范大學鄉梓雅韻實踐團 來源: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