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農村“沉睡資產”,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時間:2024-08-15 閱讀:
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上,承包地、宅基地及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石,承載著億萬農民的生計與夢想,深刻影響著國家糧食安全、鄉村產業振興及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為深入貫徹中央“三農”工作部署,加速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聚焦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明確提出要穩慎推進改革試點,強化房地一體宅基地確權登記工作。在此背景下,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鄉韻新篇實踐團于2024年7月13日深入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陶家村,開展了一場旨在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的實地調研活動。
政策研讀,明晰方向
回望歷史,自2022年2月國務院發布《“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以來,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便成為了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一環。該規劃不僅強調了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穩慎推進原則,還明確了構建依法取得、節約利用、權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有序、管理規范的宅基地制度體系的目標。實踐團在研究過程中,特別關注了日照市的具體政策實施情況,發現《日照市關于規范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的通知》的出臺,為當地宅基地管理提供了明確指引,強調了農業農村部門在指導宅基地合理布局、促進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利用方面的重要作用。
實地調研,洞悉現狀
2024年盛夏,實踐團帶著對政策的深刻理解與對實踐的無限憧憬,踏上了前往陶家村的征途。抵達目的地后,他們首先與村委會進行了深入交流,從政策落實、宅基地管理現狀到村民的實際感受,全面了解了該村宅基地的利用情況。調研發現,隨著農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動,青壯年勞動力的缺失導致了大量宅基地的閑置,這些本應充滿活力的土地卻陷入了“沉睡”狀態,其潛在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功能未能得到有效發揮。
深入田間,傾聽民聲
為獲取第一手資料,實踐團成員分組行動,深入田間地頭和村民家中,通過訪談、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廣泛收集了村民對宅基地利用現狀的看法及建議。在訪談對象中,既有堅守鄉土的中老年村民,也有懷揣夢想的新一代年輕村民。通過細致入微的交流,實踐團不僅掌握了宅基地閑置的具體原因和村民的實際需求,還收集到了許多關于如何結合政策盤活閑置宅基地、促進鄉村振興的寶貴意見。
智慧碰撞,共謀良策
調研結束后,實踐團迅速召開線上會議,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了系統整理與深入分析。他們認為,當前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雖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臨所有權虛置、退出機制不暢等挑戰。針對這些問題,實踐團提出了以下建議:
強化權能保障:通過立法手段,進一步明確宅基地的用益物權和抵押物權,為農民提供更加堅實的法律保障,激發其盤活宅基地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完善退出機制:建立自愿有償的宅基地退出制度,鼓勵已在城鎮落戶的農民自愿退出農村宅基地,促進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探索多元利用模式:鼓勵農民利用自有宅基地發展鄉村旅游、民宿經濟等新興業態,同時支持將空閑房屋和宅基地以入股、出租等方式交由第三方統一經營,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推動鄉村產業多元化發展。
結語
鄉村振興的征途上,每一塊沉睡的土地都是亟待喚醒的寶藏。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鄉韻新篇實踐團的這次調研活動,不僅是對農村宅基地利用現狀的一次深刻剖析,更是對鄉村振興路徑的一次積極探索。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青年學子的責任與擔當,為激活鄉村新活力、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未來,隨著政策的持續深化和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我們有理由相信,農村宅基地將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助力中國農村走向更加繁榮富強的明天。
作者:曲阜師范大學鄉韻新篇實踐團 來源: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