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氣候變化形勢嚴峻的當下,綠色發展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居民綠色消費行為在綠色發展進程中起著關鍵作用。綠色消費不僅體現為對環保、低碳商品和服務的選擇,還貫穿于日常生活中節約資源、減少浪費的行動里。如何提升居民綠色消費意識,促進綠色消費行為的廣泛普及,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
在1月6日至1月20日,一支由廣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5位學子組成的“心”動力隊調研團隊,以學術研究為切入點,在家鄉開展了一項關于懷舊產品與居民綠色消費行為關聯的社會實踐調研。此次調研旨在深入探究懷舊產品在綠色消費領域的具體表現,為綠色發展相關學術研究提供有力的實證依據。
調研期間,團隊綜合運用問卷調查與實地訪談的方法。調研對象覆蓋各個年齡段,共計100余人。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團隊廣泛收集數據,最終獲取有效問卷200余份。
圖為“心”動力團隊赴家鄉發放問卷和采訪各年齡階段居民
問卷調查主要圍繞消費者在選擇懷舊產品時對環保性、可持續性等方面的關注與偏好展開;實地訪談則側重于了解居民購買懷舊產品的情感需求、消費動機以及對綠色消費理念的認知。經調研發現,年輕群體在購買懷舊產品時,更注重產品的環保屬性與低碳特征;年長群體則更看重產品所承載的情感價值與文化內涵。
團隊成員在實踐過程中深刻認識到學術研究在綠色發展中的重要價值。學術研究不僅能深入剖析綠色消費行為背后的深層原因與影響因素,還能為綠色發展實踐提供創新思路與方法。此次調研不僅提升了團隊成員的學術研究能力,也讓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綠色發展的緊迫性與重要性。未來,團隊將繼續依托學術研究,持續關注綠色發展領域,為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作者:胡敏儀
來源:廣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心”動力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