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貴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貴大同行”實踐隊近日奔赴銅仁市江口縣,以“茶文旅融合發展”為主題開展調研實踐。以調研為抓手,團隊不僅探索茶產業升級與文化傳承新模式,還追溯抹茶源流,將千年茶韻注入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生動畫卷。
調研實踐 激發融合新思路實踐隊先后走訪了團縣委、茶業企業及地方茶業管理部門,與吳靜書記、鄧應紅董事長、生態茶產業發展辦公室副主任張明生等領導和業內人士深入交流。在座談中,當地有關部門介紹了青年返鄉創業扶持政策以及“線上引流、線下體驗”的經營模式,探討了“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協同發展、標準化種植基地建設等一系列成功經驗,為茶產業注入了創新活力。

追根溯源 弘揚抹茶文化調研行程還延伸至江口縣古茶山及抹茶小鎮,隊員們在非遺傳承場所體驗宋代點茶技藝,感受“和敬清寂”的傳統茶道精神。團隊結合歷史溯源,指出當今廣受關注的日本抹茶,其精致工藝實際上源自中國唐宋時期的茶文化。從陸羽《茶經》中“末茶”的記載到宋代宮廷點茶的盛行,抹茶文化正以全新的姿態“回家”,成為激活鄉村文化旅游的重要載體。在云舍抹茶坊,土家織錦與茶文化的創意融合,更讓傳統技藝在現代煥發出獨特魅力。
景區聯動 拓寬全域旅游新格局此外,實踐隊還深入梵凈山、亞木溝等知名景區調研茶文旅融合的“景區經濟”效應。在景區內,抹茶冰淇淋、茶點及衍生產品受到游客熱捧,茶園觀光、采茶體驗與當地民宿餐飲、休閑娛樂等業態相互聯動,共同構成了全域旅游的新生態。調研中,當地干部和新農人們紛紛表示,將依托政策優勢和市場潛力,不斷豐富茶文化旅游產品,推動區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凝心聚力 共繪振興藍圖通過系列調研與實地走訪,貴州大學實踐隊不僅為江口縣茶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更以實際行動展示了高校學子在鄉村振興中的責任擔當。正如團隊負責人所強調:“我們不僅要找回抹茶的歷史坐標,更要讓這杯穿越千年的東方綠韻成為激活鄉村文旅的精神圖騰。”未來,實踐隊將繼續扎根基層,立足貴州大地,用青春智慧為中國式現代化和鄉村振興事業貢獻力量。
本次調研活動充分體現了貴州大學師生在理論聯系實際、傳承創新中的務實精神和擔當意識,也為江口縣乃至全區茶產業與文旅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條兼顧歷史傳承與現代轉型的可行之路。正是在各方合力推動下,貴州這片紅土地正迎來茶香與文韻交織的美好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