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高子涵)為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動員青年投入基層法治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西安工程大學赴漢中留壩“留壩民宿產業賦能秦嶺山城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團中央權益部“法治中國青春行”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專項團隊成員于7月15日-21日、8月24日-25日在漢中市留壩縣、西安市臨潼區相繼開展一系列“秦嶺生態保護”法治思想活動,以實際走訪、定點宣傳、承諾簽名等方式宣傳秦嶺生態法治思想、助力秦嶺鄉村振興。
一、走近秦嶺——秦嶺鄉旅普法宣講活動團隊一行人來到秦嶺山腳下的一座縣城——留壩,針對留壩縣內不同的六個村落進行了實地考察與調研走訪,并且與留壩縣農業農村局、留壩縣文旅局進行座談交流,通過走訪活動與實際交流發現秦嶺鄉旅發展、土地流轉和生態保護存在一系列問題,一是民宿產業優勢不夠突出,消費群體單一;二是資源開發中保護較少,生態環保意識差;三是針對秦嶺地域的法律政策了解不到位等。針對發現的問題,團隊在走訪的同時進行了法治宣講,針對鄉村旅游發展與經濟發展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導向對村民們進行宣講,并建立了法律咨詢服務平臺,讓需要發展民宿產業鏈的民營企業獲取土地使用權流轉、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資格權保護相關知識,并為其簽訂留壩宅基地流轉合同把關,還與留壩檢察院共建了鄉村振興法治理論暑期實踐基地,積極投入秦嶺法治環保宣傳工作,倡導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自覺遵守生態保護的法律法規,以實際行動維護秦嶺生態環境和生態安全。
圖為團隊成員與村干部實地調研走訪正在建設中的民宿。張珂欣 攝

圖為團隊成語與留壩檢察院進行座談。張珂欣 攝
二、責任你我他——校園街頭普法宣傳活動為促進秦嶺環境保護、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協調可持續發展,提升生態保護法律意識,團隊成員于8月中旬在西安市街頭以及校園內分別開展秦嶺生態法治保護街頭宣傳活動,通過分發宣傳單及“簽名我能行”活動,向學生與當地群眾宣傳秦嶺生態保護的相關法律制度,承諾會為秦嶺生態保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團隊還通過小游戲檢測了群眾對于相關政策的了解程度,回答相關的問題,通過小游戲團隊發現針對一些秦嶺生態保護的法律法規群眾了解的不夠透徹,并且日常環保工作做的不到位等現象。通過“你問我答”小游戲,團隊對于校園學子與街頭群眾進行更為深刻的科普,秦嶺生態保護不僅僅需要的是法律的規制,更需要你我他投入到法治建設中,才能杜絕類似秦嶺違建等違法活動,提高群眾環保意識與守法意識,動員更多師生與普通群眾參與到秦嶺生態保護工作中來。
圖為團隊進行的普法宣傳“簽名我能行”活動。張珂欣 攝
三、普法一線牽——云端線上普法宣傳活動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陜西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刻汲取秦嶺違建事件教訓,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在全面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加快城市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上勇當先行示范。團隊成員還作為陜西省人民檢察院西安鐵路運輸分院大學生秦嶺環保普法宣傳志愿者與陜西交通廣播“跨越山河”系列節目合作,計劃于九月開展秦嶺生態法治保護線上宣講活動,活動主要以秦嶺生態法治宣傳為主題,以交談方式為聽眾答疑解惑,將民宿產業和秦嶺環境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聯系起來,以獨特的視角促進秦嶺生態資源開發利用,并且提升群眾在開發利用中的守法意識。除此之外,團隊創建運營的公眾號“秦嶺靜宿”正式投入普法宣傳,相繼發布多條秦嶺生態保護倡議,并進行相關法律政策文件解讀,促進秦嶺生態法治保護全方位的宣傳教育,提升全民生態保護意識與法治理念。
圖為實踐隊員合影。張珂欣 攝
在本次“法治中國青春行”暑期社會實踐中,人文法學學子們以自身所學為基礎,堅持法治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深刻認識了秦嶺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保護的協調的重要性,同時,從青年自身發展的角度上,法學學子們認識到必須要緊跟時代步伐,以新的理念、新的形式創新鄉村振興,積極借助法治理論宣傳平臺,將鄉村振興的薪火不斷傳遞下去,切實轉化為助力鄉村發展和法治建設的堅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