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二十大號召,提升生態系統“三性”,降低外來入侵物種對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一群由熱心于環保的廣西師范大學青年組成的入侵物種防控科普團隊,他們秉持著宣傳環保知識、推動入侵物種防控工作發展的使命,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活動中。該團隊成員于8月14-8月19日深入賀州市廣西大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桂林市花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地區開展外來入侵物種調查及防控科普的社會實踐活動。
圖為團隊成員于賀州大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婁片區開展入侵物種防控科普宣講活動。 謝觀萍 供圖
在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提升生態系統“三性”——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其中特別強調加強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來物種侵害。要完善外來入侵物種監測預警、防控滅除和監督管理制度,建立外來入侵物種防控部際協調機制和府際合作機制,以此推動外來入侵生物聯防聯控工作發展。
廣西師范大學入侵物種防控科普團隊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積極的態度投身于外來入侵物種調查及防控科普實踐活動中。團隊成員經過專業培訓,深入賀州、桂林等地區,開展外來入侵物種的調查工作。通過野外調查、樣品采集和數據收集,團隊成員獲取了大量的生態學信息,為后續的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
圖為團隊成員于賀州市大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實地調查工作。 謝觀萍 供圖
在賀州市廣西大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團隊成員重點調查了該地區常見的外來入侵物種,如福壽螺、紅耳龜、牛蛙等。他們記錄了這些物種的分布情況、數量變化以及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通過對物種的觀察和采樣分析,團隊成員發現外來入侵物種對本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帶來了明顯的破壞。
在桂林市花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團隊成員則關注了該地區的陸生外來入侵物種,如三葉鬼針草,狼耙草等。他們采集一定的樣品,分析了其中的物種組成與豐度。調查結果顯示,這些外來入侵物種在花坪保護區中已經形成了穩定的生態群落,對原生物種產生了競爭壓力,威脅到了當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圖為團隊成員于桂林市花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走訪調查工作。 閻樹發 供圖
在活動中,團隊成員通過實地考察、宣講以及互動游戲等方式,向參與活動的民眾普及入侵物種的種類、危害及其防控方法。并解釋了入侵物種對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造成的威脅,他們引用了大量的科學研究數據和真實案例,生動形象地向大家展示了入侵物種給生態環境、經濟和人類健康帶來的威脅。通過互動游戲,團隊成員與參與者們進行了緊密互動,增加了參與者對入侵物種防控的興趣和參與度。科普了入侵物種的種類、危害及其防控方法,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控措施。通過這些科普宣傳活動,團隊成員希望能夠引起更多人對入侵物種問題的關注,并掀起一股保護生態環境的熱潮。
該團隊在活動中還特別強調了公眾個體的責任和行動力。他們指出,每個人都應該從自身做起,限制入侵物種的傳播和擴散,維護生態平衡。為此,團隊成員向參與者提供了一些實用的防控措施,并鼓勵大家將這些知識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為團隊成員于桂林市永福縣開展實地調查工作。 閻樹發 供圖
據悉,此次科普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廣西大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負責人表示,入侵物種防控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任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他對團隊成員的熱情和專業素養表示贊賞,并表示將繼續支持和推動類似的科普宣傳活動。同時參與者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對入侵物種的認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進一步加強了環保意識。
廣西師范大學入侵物種防控科普團隊表示,他們將繼續深化科普宣傳活動,不斷拓展覆蓋面,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引領更多的人加入到入侵物種防控的行動中,他們相信,通過共同的努力和行動,一定能夠保護生態環境,構建美好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