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鄉村基層治理的成效,更好的認識到沿湖村居民目前的生活情況。7月7日,揚州大學廣陵學院經管系“漁村文旅助富強,鄉村治理走基層”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來到了江蘇省揚州市方巷鎮沿湖村幾位居民的家中進行探訪。
(圖為團隊成員慰問村里老人。汪銳供圖)
這里是揚州唯一一個純漁民居住的小漁村,200多年前,來自山東、河南、山西、安徽的村民循著河湖水道來此定居。打漁不如種田穩,這個“漂”在水上的村落一直是當地地理位置最偏僻、經濟基礎最薄弱的村莊。該團隊成員深入到沿湖村村民家中,據沈桂付回憶道,“最怕冬天出湖捕魚,旋網被凍的撒不開,收網的時候,手一沾水就結冰。”冬天的捕魚人,臉上、手上、腳上全是凍瘡。當地流傳著一句話,“呆男不娶漁家女,傻女不嫁漁家漢。”據我們了解到村里是決定在2007年啟動漁民上岸定居工程的,漁民上岸是黨和政府多年來大力推進的工程,在村書記劉德寶的帶領下,漁民們挑土填塘,把600畝荒灘水塘填成了平地。打地基、建樓房,昔日荒灘上現在已經立起了一排排白墻黛瓦的小樓,大大提高了漁民們的生活質量,如今全村退養還湖,曾經的“漁花子村”搖身一變成為“全國最美漁村”
(圖為團隊成員與村里老人交談。張莘偉供圖)
“此次進行居民探訪讓我們認識到基層治理的成效所在。正是因為有了良好的基層治理,沿湖村居民的生活條件才能夠變得越來越好,鄉村振興的國家目標才能夠更好的實現。”團隊成員張莘偉總結道。
(圖為團隊成員與村里老人合影。馮雨晴供圖)
供稿人:楊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