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基地養殖的山地梅花雞 通訊員 唐華 提供
目前,我國畜牧業正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發展現代畜牧業,需強化農業科技支撐以保證生產環節提質增效。1月14日至18日,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鳳鳴巴鄉”社會實踐團隊前往巴中市通江縣瓦室鎮、松溪鄉山地梅花雞養殖場和通江縣楊柏鎮山地梅花雞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基地,對山地梅花雞飼養情況與生態健康養殖技術進行調研,針對傳統養殖存在的問題,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技術,助力通江縣農業轉型升級。
在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基地,我們看到15棟現代化的“福利雞舍”矗立在梨園中。通過示范基地負責人劉總的講解,我們了解到生態健康養殖技術就是利用當地果園的資源環境,利用現代化飼養技術與設備在果園中放養山地梅花雞,實現資源合理利用。劉總介紹:“我們采用嚴格的飼養管理標準進行養殖,雞舍采用太陽能光伏發電,既能滿足雞舍內用電需求,又能保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舍內配備了風機,可以將雞舍內溫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還配備了料線與水線,保證飼料與飲水質量合格。”在規范化的管理下,示范基地飼養的山地梅花雞生產效率大大提升。
圖為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基地負責人在為團隊成員介紹設備 通訊員 茍莎 提供
接下來團隊成員對通江縣5戶養殖戶走訪調研發現,目前山地梅花雞養殖戶主要采用散養的飼養方式,管理較為粗放,對飼養密度、飼料飲水質量與疾病防控等方面存在認識不足,缺乏經驗等問題,導致生產效率降低、生產環境臟亂等情況發生。團隊成員向養殖戶介紹生態健康養殖技術時,養殖戶何師傅表示:“如果有單位愿意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我也很愿意開展生態健康養殖。”

圖為團隊成員對養殖戶進行采訪 通訊員 茍莎 提供
通江縣森林資源豐富,另有果園4萬余畝,為山地梅花雞生態健康養殖技術的開展奠定了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同時,山地梅花雞作為巴中市六大主攻農產品之一,推廣標準高效的養殖技術是提升當地農業現代化、規模化的重要途徑。此次社會實踐讓我們了解到目前山地梅花雞生產一線中存在養殖技術缺乏指導、忽略了環保問題的現象,接下來團隊成員將依托通江梅花雞科技小院平臺,在小院首席專家的帶領下對養殖戶開展生態健康養殖技術線上培訓,旨在為養殖戶提供指導建議,為推進巴中市通江縣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貢獻力量。(通訊員 鄧海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