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理學院"筑果興農"實踐隊助力草莓產業數字化轉型
為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理學院“筑果興農”實踐隊聯合"筑果"創新創業團隊,于2024年寒假期間在青島萊西市姜格莊村開展為期21天的"數智助農"專項行動。實踐隊由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本科生組成,團隊瞄準草莓種植產業數字化升級的核心需求,創新構建"數據采集-智能分析-決策支持"全鏈條數字化服務體系,打造智慧農業示范樣本,實現專業實踐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
科技賦能,破解產業痛點
在青島市農業農村局的大力支持下,實踐隊通過座談研討與參觀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參觀青島市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學習智慧農業前沿技術,為即將開展的姜格莊村實地調研奠定基礎。
專業為媒,精準把握需求。姜格莊村是萊西市草莓種植核心區,但傳統采摘模式長期面臨效率低、成本高、勞動力短缺等難題。在姜格莊村主要負責人的帶領下,實踐團隊第一時間走進草莓種植大棚,了解草莓種植、生長及采摘現狀,并與種植戶、“筑果”創業團隊面對面交流,精準把脈產業需求。
“大棚內種植的草莓個頭都很飽滿,嘗起來也很甜”,實踐隊員龍子涵在品嘗當地種植草莓之后感慨道,“這更堅定了我們的決心,要幫這里的人民實現草莓產業的數字化,讓姜格莊村的草莓銷售更加廣泛。”
數智先行,建設“莓”好鄉村
依托云計算技術,團隊搭建智慧農業服務器集群,實時采集草莓生長環境數據,結合大數據分析為種植戶提供精準施肥、灌溉及病蟲害預警建議。同時,與“筑果”團隊自主研發的“雙壟并作式草莓采摘機器人”深度協同,利用雙目視覺識別與YOLO v5算法,實現草莓成熟度精準判斷與無損采摘,單棚采摘效率提升3倍以上,人工成本降低82%。
數字賦能,引領草莓新業態?;诓杉降牟葺當祿瑘F隊成員搭建草莓數據管理平臺,記錄草莓生長狀況,建立草莓綜合評價系統,提供草莓的質量評估,為草莓種植戶與購買商戶之間構建高效的溝通平臺,助力姜格莊村草莓的推廣與銷售,用數智化技術助力姜格莊草莓產業振興。
校地協同,打造示范樣板
實踐團隊將繼續與“筑果”團隊深度合作,讓雙壟并作草莓采摘機器人與數據管理平臺相輔相成,實現1+1>2的技術突破,打造"智能裝備+數字平臺"一體化解決方案,計劃未來與村、鎮等共同建立標準化草莓大棚,設立教育實踐基地, 以“小草莓”撬動“大課堂”。團隊還協助建立“田間需求—技術攻關—成果反哺”校地合作機制,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后續技術迭代與規模化應用奠定基礎。
知行合一,厚植育人沃土
此次實踐不僅是技術落地的探索,更是一堂生動的思政課。團隊成員將課堂所學融入田間實踐,通過參與設備調試、數據分析、搭建平臺等環節,深化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科技對農業的變革力量,也更堅定了用專業知識服務鄉村、助力鄉村振興的信念。”實踐團隊成員陳江旭表示。
這場發生在草莓大棚里的數字化變革,既彰顯著科技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力量,更預示著人才培養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的無限可能。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青春智慧正在孕育著農業現代化的春天。
作者:顏紅 龍子涵 崔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