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要求到2025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不斷提升,亂倒亂排得到管控。2022年2月,連續多年聚焦三農問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提出分區分類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加快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總的來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基礎薄弱,任務依然艱巨。
團隊針對安徽省蚌埠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現狀,以美麗鄉村建設理論為指導,通過實地調研、分發問卷和人員采訪等方法,探究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優化路徑以及綜合利用模式,旨在為安徽省農村污水治理提出對策與建議,為我國污水治理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參考。本次調研將選取鄉鎮工業工人以及農村農戶兩大群體作為主要調研對象,對蚌埠市農村地區環境治理情況、鄉鎮農業生產現狀、住戶家庭垃圾處置方法以及農戶污水排放等進行了全面考察。
實地調研前,團隊成員做了充分的資料收集,認真探討實踐思路,詳細的安排了調查進度。調研過程中,1月12日團隊通過走訪安徽省省內鄉村,開展實地調研,發現前幾年污染尤甚。水污染既包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等直接傾入河道等明水的污染,也包括飼養家禽家畜等地上垃圾淋溶導致的地下水污染。固廢污染則主要來源于生活垃圾與工業廢棄物。此類垃圾難以得到妥善處理的話,往往就會導致地上、地下、空氣等三層環境遭到破壞。1月13日,團隊按照預先安排,對中環工作人員、社區人員、居民、村莊人員開展訪談,發現絕大多數居民生活污水回收與綜合利用的意識較淡薄;污水處理不規范等問題。
從調查的結果看來,對于農村生態環保問題,與人民生活最為密切相關的是垃圾、污水的治理。雖然近年來垃圾分類不斷的試點推廣,但是因為農村屬于偏遠地區、經濟水平、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落后,所以推廣到達的面不夠廣、速度不夠快、效率不夠高。并且,在污水治理上仍存在一些管理層面、人民意愿認知層面、資金層面等種種問題。農村垃圾、污水尚未造成極其不良的后果,然而其發展惡化的苗頭已經顯現。
綜合分析訪談和調查問卷的結果,我們認為:目前農村地區(尤其是蚌埠市)的垃圾、污水治理問題集中表現為以下三個典型問題:村民資源節約、循環利用乃至環境保護的意識淡薄;農村垃圾、污水的生產速度日漸超過農村自然生態系統的消化速度,垃圾、污水治理系統缺失;環境保護經費緊張,以至于環境保護的效果不盡人意。

圖一 團隊成員調研小河邊污染

圖二 團隊成員到居民家里調研

圖三 團隊成員向居民提供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