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社區養老問題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為積極應對這一挑戰,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社區養老政策文件,強調要完善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其中養老助餐服務作為一項關鍵舉措,旨在為老年人提供便捷、營養、安全的餐飲保障,提升其生活質量,增強社區養老服務的溫度與質感。在此背景下,江蘇師范大學“銀齡食光隊”秉持著服務社會、關注民生的理念,深入徐州市各社區典型養老助餐服務點開展調研,力求全面剖析當前社區養老助餐服務的實踐模式與創新舉措,為推動社區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實證依據與智力支持。
徐州市作為我國重要的城市之一,其社區養老助餐服務的發展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近年來,徐州市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大力推進社區養老助餐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探索多元化的服務模式,以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餐飲需求。本次調研旨在深入了解徐州市各社區在老年餐飲保障方面的實踐成果與服務模式,挖掘其中的成功經驗和創新亮點,同時分析存在的問題與挑戰,為優化社區養老助餐服務、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提供科學合理的建議與對策。
調研團隊首先抵達泉山區泰山街道風華園社區愛心食堂。該食堂作為社區精心打造的特色服務項目,專注于為當地老年人提供經濟實惠且營養均衡的餐食,致力于打造高質量、溫馨舒適的用餐體驗。食堂由專業的養老機構負責供餐,主要供應中式餐點,其菜品搭配充分考慮老年人的飲食習慣與營養需求,確保每餐都能為老年人提供均衡的營養攝入。通過與社區管理人員及老年人的交流,調研團隊了解到,該食堂不僅在餐食質量上嚴格把控,更在服務細節上用心雕琢,從用餐環境的布置到服務人員的貼心關懷,都讓老年人感受到社區的溫暖與關懷,成為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溫馨港灣。
泉山區永安街道中央廚房以其創新的運營模式吸引了調研團隊的目光。該廚房將集中制作與社區食堂服務有機融合,通過集中采購、標準化制作與高效配送的方式,將營養豐富、美味可口的餐食精準送達社區老年人手中。這種模式不僅有效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服務效率,還確保了餐食的質量與安全。此外,該中央廚房在滿足老年人基本餐飲需求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服務功能,設立了專門的休閑娛樂室,配備了豐富的娛樂設施,如象棋、圍棋、書法繪畫用品等,為老年人提供了社交互動與休閑娛樂的平臺,豐富了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老年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社區生活的豐富多彩,真正實現了餐飲服務與休閑娛樂的有機結合,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質與幸福感。
鼓樓區牌樓街道1818食集老年助餐點以其獨特的商業模式成為本次調研的一大亮點。該助餐點創新性地引入企業參與運營,采用商家入駐模式,吸引了眾多優質餐飲商家入駐,為老年群體提供了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就餐選擇。這種商業化運營模式充分發揮了市場機制的優勢,激發了商家的積極性與創造力,不僅提高了服務效率,降低了運營成本,還提升了老年人用餐的選擇性與便利性。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偏好、飲食習慣以及經濟承受能力,自由選擇心儀的餐飲商家,享受高品質的餐飲服務。同時,助餐點通過與商家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加強對餐飲質量的監管與把控,確保老年人能夠吃得放心、吃得健康,為老年人的飲食健康保駕護航。
通過本次深入調研,江蘇師范大學“銀齡食光隊”全面、系統地了解了徐州市在老年助餐服務領域的創新實踐與積極探索。從風華園社區愛心食堂的溫馨關懷,到永安街道中央廚房的多元融合,再到1818食集老年助餐點的商業創新,徐州市各社區在老年助餐服務模式上各具特色、亮點紛呈,充分展現了社會各界對老年群體的深切關注與悉心呵護,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與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