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革命精神,宣講紅色經典
時間:2023-06-24 關注:
6月21日上午,我們淮陰師范學院大學生蜜蜂志愿微講團在學院老師的組織和引領下,來到淮安市清江浦區富士康社區開展“三下鄉”活動。本次活動共分為兩部分,首先是拜訪革命老人,其次是社區主題宣講。
早上8點,我們統一在校門口集合,之后分為四個小組打車至活動地點。在社區管理人員的帶領下我們見到了革命老兵吳茂國先生。吳先生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并為我們講述他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光輝歷程,臨別前鼓勵我們成為國之棟梁,為黨和人民奉獻青春和智慧。
接著,我們在9點40分左右到達了熊胡村村委會。在村委會副書記的幫助下我們在會議室中開展對上午拜訪活動的總結和對紅色故事的宣講。會議還邀請了當地徐楊街道的居民共同參加。在村委會副書記和學院林老師的主持下,微講團的四名代表開始宣講自己摘選的紅色經典和革命故事。
代表們的宣講講述了中國近代以來為國家和人民前仆后繼的民族脊梁的革命生涯,他們的一生波瀾壯闊,在歷史的關鍵時刻選擇正確立場,堅持紅色信念,用身軀挺起將傾大廈,用精神撐起報國壯志,用行動和智慧為后人探索民族復興的道路。
代表們甚是用情,說到動情處總是難免聲音顫抖、話語停頓。他們目光堅定,斗志昂揚,講到精彩處面色紅潤,仿佛與紅色故事的主人公融為一體,誓要與革命前輩們一起過草地、上戰場、殺強敵。一聲聲鏗鏘有力、飽含真情的語句把我們代入那個寶貴的革命歲月,將革命精神和時代精神帶到今天,融入新時代的國家建設當中。
在四位宣講代表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張博程學長的宣講,他講述了《永遠的豐碑》。這個故事在小學時便是必學課文,但現在我在拜訪了革命老兵后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等待著他們的是惡劣的環境和殘酷的戰斗,可能吃不上飯,可能睡雪窩,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幾十百里,可能遇到敵人的突然襲擊。”新中國前的紅軍是如此艱難,建國后的人民解放軍亦是如此,在與吳先生的對話中,我們得知在當時的反擊自衛戰中,一眾戰士為了戰線的推進需要在成功攻占據點后留人駐守,不斷擊退越軍的反擊,其戰斗之頻繁、生活之艱難格外磨煉人的意志。“這支隊伍能不能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呢?”故事里的將軍思索著,聽老兵講述的我也思索著。“‘把軍需處長給我叫過來!’……‘他就是軍需處長’”紅軍的軍需處長將棉衣發給了其他戰士,自己受寒凍死。而自衛反擊戰中的邊境拉鋸戰上,成千上萬的戰士們一輪又一輪地與越軍爭奪據點,他們踏著犧牲者的足跡一遍又一遍地奔赴戰場,從未想過自己的生命安危。吳先生拿出自己珍藏的三本書,它們記錄了老兵和他的戰友們參加的所有戰役,這總是能讓老人回想起那段無比艱難但是令他驕傲的經歷。“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老兵后來向我們展示了他的軍功獎章,他說“這些都沒什么用。”我想這不是謙虛,而是因為最好的獎章便是現在的和平與發展。到了合影時,吳先生拒絕了社區管理人員遞來的社區代表服裝,他指了指自己身上的衣服說,“我今天特意穿的,不用換了,這就很好。”他的那身軍綠色短袖上寫著引人注目的幾個字——“人民解放軍”。勝利屬于這樣的隊伍,因為他們有著集體主義的精神,更因為他們是人民的軍隊。
在活動結束后,我深入了解了吳茂國先生參加的老山戰役。老山戰役是中越戰爭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場戰役,甚至有軍事評論家認為其“打斷越南國運”。戰役斃敵1300余人,傷敵2000余人的戰績深深打擊了越南政府。而像吳茂國等一眾戰士為了戰役的勝利在老山與敵軍開展了多次大戰,在戰場上英勇殺敵,搶占高地,修筑防線,教訓越南,穩定邊疆。吳茂國先生向我們感慨,現在隨著年紀增大,眼睛開始看不清,身體其他部位大大小小的毛病也常發,都是當年戰爭留下的后遺癥。他們用身體健康甚至生命為我們這些新生代換來了穩定的生活環境和富裕的物質條件。這些光輝歷史我們不會忘記,我們也必將他們的滿腔熱血、愛國情懷、革命精神傳承下去,弘揚衛國戰士們的不屈斗志和頑強意志,不負革命先烈們的厚望,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為國家和人民奉獻自我,創造新時代的新輝煌!
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師范專業的學生,本次活動使我對專業的理解更深了。一切的政治話語再正確、再詳盡、再深入,也不如將其落實于社會實踐生活當中。或者說,一切的政治要求與政策方針必須要化為實踐行動,必須要與實踐相契合,唯有如此,我們的理論才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是真正能為人民服務的,能為國家復興、民族富強貢獻力量的。我想,我們的教育事業也應當如此。革命的光輝歷程不應僅僅停留于課本,它也應是在接觸了解革命人物等各類的實踐活動中的,它是鮮活的,具有生命力的。當我們在生活中去了解革命時,過去與現在便會產生一種感性的聯系,我們將在革命先輩們的話語中感受革命的壯麗,在往昔與今日的對比中感悟人民的偉力,我們也將會收獲許多情感上的沖擊和靈魂上的啟迪。實踐讓我們的教育充滿活力和魅力。
在一個上午的活動中,我結識許多優秀的學長學姐,他們待人親和,善于展示,并且具有優秀的組織能力和擔當意識。他們是我身邊學習的榜樣,我也將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以期望能夠在今后的活動中為集體發揮更大作用,在實踐中感悟和收獲得更多。最后在此真誠地感謝吳茂國先生、熊胡村村委會對本次“三下鄉”活動的支持,是他們為我們提供了實踐考察的基礎與平臺。
作者:三下鄉網 來源:三下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