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揚州大學廣陵學院文法系“赤云河”支教團深入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谷營鎮程場小學,開展暑期夏令營實踐活動,通過設置興趣課程加強對鄉村留守兒童的關愛和關心,助力農村基礎教育建設。
活動期間,支教團隊成員與孩子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通過設置“學習+興趣”課程,寓教于樂,推動孩子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開展知識課和興趣課相結合,在掌握基礎學習知識的基礎上,增加了書法,美術,象棋,舞蹈等課程。勞逸結合,讓孩子的暑假生活更加豐富。多樣的課程安排能夠為孩子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發展個性的平臺。通過興趣課,孩子們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新知識,培養新技能,這對于他們的未來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成員們還在正常的課程中加入了多種教學形式,如:“小組合作,引經據典,科學實驗。”加強學生們的實踐和動手能力,也加強學生們間溝通和交流的能力。支教團秉承著來源于課本,不限于課本,為學生們開展急救和法律等小課堂,加不僅會學習,更會生活。加強他們敢于挑戰,勇于創新的能力,讓他們擁有一個更加快樂絢麗的童年。

( 圖為“赤云河”支教團成員陳赫赫在體育課上向學生演示升國旗。呂佳希 供圖)
支教的日子里,生活條件相對簡陋,常常沒有網絡,手機信號微弱,但孩子們純真的笑容和對知識的渴求,成為我最大的慰藉。每當夜幕降臨,我們會在辦公室內一起備課交流,思考如何讓第二天的課堂更加生動有趣。盡管身體有時感到疲憊,但內心卻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充實感和成就感。最讓我感動的是,當暑期支教接近尾聲時,孩子們用他們的方式表達了對我的感激之情。他們親手制作了禮物,還給我們寫了信,信里寫了他們感謝的話語在那一刻,只有心與心之間最真摯的連接。
暑期支教的經歷如同一趟心靈的旅行,讓我學會了傾聽、理解和愛。它教會我,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心靈的觸碰,是在孩子們的心中播下希望的種子。這段經歷讓我成長了許多,也讓我深信,每個人的努力,都能在教育的田野上開出絢爛的花朵。

(圖為“赤云河”支教團成員陳琦濤在為孩子們上書法興趣課。趙芯蕊 供圖)
如今,回望那段充滿挑戰與收獲的日子,我更加堅信,教育能夠改變人的命運,而每一次嘗試理解與被理解,都是生命中寶貴的財富。
通訊員:趙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