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的7月,煙臺大學農村志愿服務專項調研與關愛星星的孩子公益行動團隊,于7月17日至7月20日期間,深入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社會實踐活動。此次行動,旨在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健康關懷、技能培訓、心理支持及多樣化的公益活動,為當地自閉癥兒童及其家庭送去溫暖與希望,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促進這一特殊群體的社會融合,同時激發社會各界對自閉癥群體的關注與參與,共同編織一張愛與支持的網。
隨著晨光初破曉,煙臺大學的志愿者們帶著滿腔的熱情與期待,踏上了前往棗莊市山亭區的旅程。山亭,一個被青山綠水環抱的小城,以其淳樸的民風和秀美的風光聞名。然而,在這片寧靜的土地上,也生活著一些需要更多關愛與理解的特殊孩子——自閉癥兒童,他們像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獨自閃爍,渴望被看見。
抵達目的地后,志愿者們沒有片刻停歇,立即投入到緊張而細致的準備工作中。他們首先來到山亭區特殊教育學校,與這里的自閉癥兒童進行了面對面的接觸。不同于往常的喧囂,這里的世界靜謐而純粹。自閉癥兒童往往難以與他人建立情感聯系,志愿者們便通過溫柔的話語、溫暖的擁抱以及非語言的溝通方式(如眼神交流、肢體接觸)來嘗試與他們建立信任。他們耐心地傾聽孩子們的發聲,即使那些聲音可能并不構成完整的語言;他們觀察孩子們的表情和動作,試圖理解他們的情緒和需求。在無數次的嘗試與努力中,志愿者們通過繪畫、音樂、手工等互動方式,嘗試打開孩子們的心扉,用耐心和愛心搭建起溝通的橋梁。小明(化名),一個平時沉默寡言的孩子,在志愿者的引導下,竟然拿起畫筆,在畫紙上自由揮灑,色彩斑斕間,仿佛是他內心世界的無聲訴說。
為了幫助自閉癥兒童更好地融入社會,志愿者們設計了一系列社會技能訓練課程。他們邀請了專業心理咨詢師和康復治療師,為家長和老師們舉辦了一系列講座和工作坊,教授如何在家中或學校為自閉癥兒童提供有效的日常護理、情緒管理和社交技能訓練。家長們紛紛表示,這些課程讓他們受益匪淺,不僅學會了更多幫助孩子的方法,也增強了面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志愿者們深知每位自閉癥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他們特別注重個性化關懷。通過一對一的陪伴和交流,志愿者們努力了解每個孩子的興趣、喜好以及他們面臨的挑戰。有的孩子對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志愿者們便耐心指導他們繪畫技巧,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有的孩子對音樂敏感,志愿者們則播放輕柔的音樂,引導他們隨著旋律舞動身體,感受音樂的魅力。這種個性化的關懷,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尊重。
為了讓自閉癥兒童感受到更多的社會關愛,志愿者們還組織了一系列戶外公益活動。他們帶領孩子們走進自然,進行徒步、野餐、種植等活動,讓孩子們在親近大自然的同時,也體驗到團隊合作的樂趣。在山間的小徑上,孩子們的笑聲清脆悅耳,那是久違的、屬于童年的快樂。此外,志愿者們還發起了“星星的愿望”公益募捐活動,為孩子們籌集了學習用品、康復器材等物資,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愛,讓世界更美好”的真諦。
除了直接的幫助與關懷外,志愿者們還積極倡導和宣傳自閉癥的相關知識。他們制作宣傳海報、發放宣傳冊、舉辦講座和展覽等活動,向公眾普及自閉癥的癥狀、成因以及治療方法等方面的知識。通過這些努力,志愿者們希望能夠提高社會對自閉癥兒童的認知度和接納度,消除對他們的誤解和偏見。他們相信只有當整個社會都了解了自閉癥、接納了自閉癥兒童時,他們才能真正地融入社會、享受平等的生活。
四天的時光轉瞬即逝,但留下的溫暖與感動卻久久不散。通過這次公益行動,煙臺大學的志愿者們不僅為山亭區的自閉癥兒童及其家庭帶去了實質性的幫助,更重要的是,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愛,沒有界限;關懷,可以跨越千山萬水。更重要的是,這次活動像一顆種子,在每個人心中生根發芽,激發了更多人對自閉癥群體的關注與理解,促進了社會的和諧與包容。
在返回的路上,志愿者們的心中充滿了不舍與期待。他們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未來的路還很長。但他們也堅信,只要心中有愛,腳下就有力量。他們期待著下一次的相聚,繼續用愛與智慧,為自閉癥兒童點亮希望之燈,照亮他們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