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廣東醫科大學七里香三下鄉志愿服務隊帶著對紅色文化的期待踏上了去往汕尾的為期一周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不僅是一次地理上的遷徙,更是心靈的一次遠行。
城區實踐:銘記歷史,服務社區
接下來的幾天,在鼎蓋山烈士陵園,我們為先烈們獻上菊花,肅立默哀,緬懷革命先烈。東尾村的歷史墻繪更是讓他們仿佛穿越回那段崢嶸歲月,每一幅畫都訴說著一段動人的故事。對鳳山當地進行走訪調研,了解當地對志愿服務的知曉率,并考察當地對志愿服務參與的積極性,采訪鳳山志愿者,溝通交流,了解鳳山街道志愿服務如“文明觀察員”背后的故事,并對該過程進行拍攝。
圖為隊員們在鳳山街道進行走訪調研,七里香宣傳部供圖
此外,開展了義診活動,為鳳山居民提供測量血糖血壓以及按摩的服務。還開展了義教活動,紅色教育課程,培養小朋友的紅色意識,播撒紅色的種子,模擬火山噴發實驗,攜手小朋友共同探索自然的奧秘。“會開花的樹”手工課上,準備了彩紙、剪刀、膠水等材料,一步步引導小朋友們將彩紙剪成花瓣的形狀,在白色卡紙上畫一個樹干并裝進塑料自封袋,然后把花瓣粘貼在樹枝上,之后向花瓣噴水。當一棵棵色彩斑斕的“會開花的樹”展現在大家面前時,小朋友們的臉上洋溢著滿足和自豪的笑容。這個手工活動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還讓他們感受到了創造美的樂趣。紙扇棉簽繪畫課,小朋友們在紙扇上自由創作,這不僅培養了小朋友們的繪畫能力,還培養了小朋友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如圖為隊員為鳳山居民測量血糖,七里香宣傳部供圖
如圖為小朋友們認真上紅色教育課程,七里香宣傳部供圖
海豐之行:追尋紅色足跡
7月12日至13日,我們的足跡延伸至海豐這片紅色熱土。參觀澎湃故居和紅宮紅場,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響,看到革命先輩們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而英勇奮斗的身影。他們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調研走訪新山村以及在與當地的人們交談時,發現新山村在紅色革命精神的指引下,宣傳紅色文化,保留古色印記,建設綠色鄉村,已然煥發出新的活力,村民的生活也在鄉村振興中變得越來越好。(通訊員彭群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