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能源的新星——太陽能
時間:2023-04-29 關注: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可是像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可探明儲量已經越來越少,開采難度也越來越大,這就導致了今天能源供不應求的局面。所以尋找新的可再生能源來替代這些不可再生資源,已成為當今時代我們的能源主攻方向。目前已經發現并成功投入應用的有太陽能、風能、核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潮汐能、氫能、可燃冰等,這些資源用之不盡,取之不竭,能有效解決能源需求難題,尤其是太陽能,這些年來已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據記載,人類利用太陽能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根據有關資料,太陽能是太陽內部或者表面的黑子連續不斷地核聚變反應過程產生的能量。人類所需能量的絕大部分都間接或直接來自太陽,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吸收二氧化碳,并把太陽能轉化成化學能在植物體內儲存下來。地球上的風能、水能和生物質能都來自于太陽,包括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氣等),從根本上說也是遠古以來貯存下來的太陽能。20世紀70年代以來,太陽能科技突飛猛進,太陽能利用日新月異。在這以前,對太陽能的研究進程相當緩慢,一方面是由于技術條件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國家和政府的不重視。近代太陽能利用歷史可以從1615年法國工程師所羅門•德·考克斯在世界上發明第一臺太陽能驅動的發動機算起。該發明是一臺利用太陽能加熱空氣使其膨脹做功的機器。在1615—1900年之間,世界上又研制出多臺太陽能動力裝置和一些其他太陽能裝置,大部分為太陽能愛好者個人研究制造。進入20世紀以后,起初主要是采取聚光方式采集太陽能制成動力裝置,研究的重點是聚光方式多樣化。后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太陽能研究工作曾一度陷入低谷,在戰爭結束后的20年中,由于一些有遠見的人士的推動,太陽能研究工作又逐漸得到了恢復和發展,技術上逐漸成熟。可是好景不長,此后的研究工作又陷入了停滯不前的狀態。但是經過“石油危機”,許多國家尤其是工業發達國家紛紛加強了對太陽能及其它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在世界上再次掀起了開發利用太陽能的熱潮,中國也位列其中。受制于技術運用及科研水平,以及高投資低收益,很多國家又開始動搖,轉向開發利用石油,而這不久就產生了全球性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人的生存和發展構成威脅。于是,在召開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之后,各國又加強了清潔能源技術的開發,逐漸加大太陽能開發和利用力度,其中中國也進一步明確了太陽能重點發展項目。從總體上來看,盡管20世紀以來太陽能的發展道路比較曲折,但還是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太陽能之所以受到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歡迎,與它本身的優勢是分不開的。首先,太陽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對環境不會產生任何危害,對目前的地球環境來說,利用太陽能是大勢所趨。其次,相比于風能、核能,太陽能的成本更為低廉,技術難度也相對較低,幾百年的發展歷史,使它更具有利用優勢。再次,沒有地域的限制,太陽光無處不在,且可以直接開發和利用,無須開采和運輸。最后,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而且總量也屬現今世界上可以開發的最大能源。所以,太陽能發展潛力非常之巨大。但是有利必有弊,目前太陽能仍然存在著一些缺點,其分散性、不穩定性、效率低和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它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太陽能的利用雖然還不是很普及,但也已應用于許多領域,主要有光熱、光化、燃油和發電。光熱利用是將太陽輻射能收集起來,通過與物質的相互作用轉化成熱能加以利用。利用太陽能發電的方式有多種,已實用的主要有兩種:一是光—熱—電轉換,即利用太陽輻射所產生的熱能發電;二是光電轉換,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應將太陽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它的基本裝置是太陽能電池。太陽能發電廣泛用于太陽能路燈、太陽能殺蟲燈、太陽能便攜式系統、太陽能移動電源、太陽能應用產品、通訊電源、太陽能燈具、太陽能建筑等領域。光化利用包括光合作用、光電化學作用、光敏化學作用及光分解反應,目前主要是人為模擬植物光合作用,合成人類需要的有機物。燃油利用主要是利用太陽光線提供的高溫能量,以水和二氧化碳為原料,研制生產“太陽能”燃油。除以上應用外,太陽能在無線監控、集熱器、熱水系統、發電系統、能源電源等方面也有普遍的應用。通過以上可見,我們的生活已逐漸太陽能化,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路燈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太陽能越來越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為一種新的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太陽能行業的發展前途是不可估量的。我國蘊藏著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太陽能產業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太陽能熱水器生產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國家和重要的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國。目前我國太陽能的利用主要由光熱轉換和光伏發電兩種方式。在熱利用方面,我國致力于建設供熱水、供暖和供能三大系統連供,并實現商業化開拓。隨著技術的成熟與普及速度的加快,相信到2030年我國太陽能供暖和太陽能工農業熱利用會迅速增長,到2050年,我國太陽能熱利用在工農業領域有望發揮巨大節能減排作用。光伏發電相對比較成熟,近幾年來,光伏發電市場裝機量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光伏發電以太陽能電池技術為核心,目前正在向薄膜太陽能光伏產品轉移,研究人員和生產廠商研究的焦點仍是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光電轉化效率,產業化的升級將進一步提高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競爭力。另外,我國光伏產品的國際市場不斷拓展,在傳統歐美市場與新興市場均占主導地位。我國光伏發電的大部分關鍵設備已實現本土化并逐步推行智能制造,在世界上處于領先水平。
總之,在政策的支持下,太陽能行業快速發展,使用需求也在不斷的增長。尤其是近幾年我國推出節能減排政策,極大地推動了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對于當前可再生資源,太陽能產業潛力巨大,多樣化的太陽能利用,將為環境及世界性節能減排以及煤炭替代和能源結構調整做出巨大貢獻。在未來,相信我們國家將繼續致力于太陽能相關技術的研究突破,開發其潛在的利用價值,優化完善當下存在的缺點,為全球環境保護和治理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三下鄉網 來源:三下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