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為推動淮海戰役精神的文化資源實現創造性發展,創新實踐情景,助力淮海戰役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突出淮海戰役精神在新時代新的思想引力作用,由安徽理工大學組織的“紅色精神傳承”實踐團于2024年7月5日實地走訪安徽省淮北市臨渙鎮淮海戰役總前敵委員會舊址紀念館,深入了解淮海戰役的歷史意義和精神內涵,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信心。
紀念館內,歷史的回聲似乎在每個角落回蕩。小隊穿過時間的長廊,目睹了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和一件件革命遺物。這些靜默的見證者,如同時光的信使,將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一幕幕展現在青年學子面前,幫助志愿者們深刻理解淮海戰役的戰略地位、戰斗過程及其在中國歷史上的轉折性作用。

(志愿者在參觀淮海戰役總前敵委員會舊址紀念館 拍攝者:王煒彤)
參觀紀念館的過程中,志愿者們對當天前來參觀的青年大學生也進行了采訪,詢問了他們對淮海戰役精神的認識以及其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路徑的建議。一位來自淮北師范大學的學生在采訪中表示通過今天的參觀,對中國革命歷史有了更加直觀的了解,對將來如何在學習和工作中發揚淮海戰役精神有了更多的思考。
(志愿者與當地大學生交流觀后感 拍攝者:王煒彤)
隨后,志愿者們來到了當地的南閣茶樓,通過走訪漫談,發放問卷等形式了解大學生對淮海戰役精神的感悟,調研淮海戰役精神未來發展之路,在這一過程中志愿者深刻感悟了和平的來之不易,認識了作為新時代青年的復興重任,并依托本地紅色資源為淮海戰役精神的傳承提供建議。
(志愿者與當地居民交流淮海戰役相關歷史 拍攝者:王煒彤)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提升了志愿者們對淮海戰役精神和愛國主義教育的認識,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一座連接個人與國家的精神橋梁,讓志愿者們在歷史的長河中汲取智慧,為新時代的明天不斷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