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中華味,傳承民族魂
三下鄉網遵義7月26日電(通訊員 梁玉霞)為了深入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論,進一步深化民族團結意識,貫徹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2023年7月6日,河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還鄉筑夢,百鳥歸巢”暑假社會實踐團隊隊伍“筑夢”團隊前往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市坪鎮苗族仡佬族鄉韓家灣小學進行了以“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為主題的宣講活動;帶領學生們認識民族文化,了解我國少數民族文化特色,提升同學們的民族團結意識。
在活動伊始,宣講隊員就“文化差異”和“文化入侵”先給同學們講解文化存在的差異性以及堅守自己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并向同學們提問如何看待文化入侵,以及怎樣保護我們的民族文化,怎樣傳播民族文化。通過互動環節為宣講進行預熱,以激發同學們的熱情,提起同學們對本次宣講主題的興趣。

圖為葉澤平在正式宣講前課堂氛圍的調動演講。三下鄉網通訊員 李鑫瑤 攝
隨后,宣講員開始了正式宣講。宣講員用一則動漫短視頻讓同學們邊看邊了解我國民族的種類以及各民族之間的區別和特點。視頻觀看完畢后,宣講員就視頻內容向同學們提問,“民族團結是什么?為什么要堅持進行民族團結?怎樣做到民族團結?民族團結對民族同胞日常生活以及國家發展的影響。”宣講員通過同學們日常的校園生活入手,詢問同學們如何團結,再進一步引申到各鄉之間少數民族團結的案例,讓同學們更加簡單明了的了解各民族從文化到血脈的相互交融,以及深入骨髓的民族團結精神和意識,而同學們就自己的觀看感受給出了他們心中關于民族團結的答案,給予了宣講員積極的回應。在宣講員的引導下,同學們積極參與、踴躍發言,討論氛圍十分熱烈,將本次宣講活動推向了高潮

圖為梁玉霞作為宣講員為同學們講解民族文化。三下鄉網通訊員 李鑫瑤 攝
在同學們的興趣、熱情高漲之時,宣講進入了下一個重要環節——播放關于紅軍長征路途中所遇到的少數民族相關視頻,讓同學們深刻認識到民族團結對于新中國的成立與發展等方面所帶來的巨大影響。觀影之后,宣講員用紅軍長征途中得到少數民族幫助的例子告訴同學們民族團結是福,民族團結形成的力量,既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體現,也極大的影響著國家的發展。以彝海結盟為例:彝族人民幫助中國紅軍順利通過彝區,為紅軍強渡大運河,飛奪瀘定橋贏得了寶貴時間。彝海結盟雖已過去80多年,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的長征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我國各族人民將民族團結精神發揮到極致,在“彝海結盟”的長征故事中,吸取精神和養料,自覺傳承老一輩革命家留給我們的民族團結的歷史瑰寶,與其他少數民族兄弟姐妹攜手共進,一起共筑中國夢。通過案例講解,宣講員向同學們強調了“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偉大目標,結合長征路讓同學們直觀感受民族團結精神,了解并思考民族團結的深層含義。
除此之外,宣講員也向在場的同學講述了他們的家鄉市坪鄉苗族仡佬族鄉在黨委、政府的帶領下全力打造了“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鄉、特色生態農業示范區、特色田園示范區“的”一鄉三區“的發展戰略。在全族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一鄉三區”團結一致共同脫貧致富,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讓同學們對脫貧攻堅的不易以及取得的成功有深刻的了解,明白民族團結在鄉村發展振興方面所帶來的巨大改變和影響。
至此,宣講步入尾聲,宣講員讓同學們大聲朗讀了我國的民族政策——“三個離不開”以及八項民族政策內容,加深同學們對民族團結知識的記憶。宣講員對本次的宣講重點進行總結,并進行提問,讓同學們在互動搶答過程中能夠更加深刻認識民族團結,明白各民族同胞相互交流學習的重要性,也能夠在之后的生活中可以自發的維護民族團結,宣揚民族團結知識。
通過此次的宣講,宣講員帶領同學們了解的不僅僅是少數民族,更多的是民族團結的本質以及民族團結對我國發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過長征途中的民族團結小故事讓同學們了解紅軍與少數民族之間的互幫互助,讓同學們更加了解只有各民族團結一心,才能讓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昌盛。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教育進步,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青少年一代要學習民族團結精神,發揚民族共同體意識,共筑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