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學習了解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對于文物工作的指示和十四五相關政策的內容,組織和領導青年通過實地調查助力和推動智慧博物館相關規范的建設。2023年7月8日至25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赴西安、深圳、甘肅、四川等地的“傳承中華文化基因 踐行強國有我使命”暑期實踐團開展“智慧博物館建設規范調查研究”活動。
此次實踐團主要是從多維度多類型來調研當今博物館,并以過去為石,共探未來之路。本次實踐活動中著重調研了陜西半坡博物館和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之外還前往有西安美術館,西安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西安關中民俗博物館,杜甫紀念館,深圳博物館等20家5大類進行調研。
(圖為調查團到達半坡博物館的合影)
在調查中可以發現目前博物館都采用了網絡上的視屏與海報宣傳卡冊投放相結合的方式,增加了宣傳范圍和受眾群體。其次沿用了疫情時期的預約制在人數的控制上也有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每個人瀏覽時間的不確定,在一些較為火爆的博物館中依舊會出現堵塞的情況,有一些影響觀感。但是在展覽方式上出現了很大的提升,在本身固有的主題外有不同的主題在一定時間內展出,提高了博物館的可觀性,起到了宣傳多樣知識的效果。除此之外,在原有的瀏覽觀看之外對于展品的多樣式展出通過改造館內環境讓游客身臨其境,還有通過屏幕和vr等方式增加游客和展館之間的互動,都大大的提高了游客的游覽積極性和展館的趣味性。
(圖為展館的一些改造)
隨后實踐團的成員也隨即對游覽的游客進行了采訪,了解游客們對于如今博物館的參觀體驗等內容,除此之外還通過了線上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到了更多地區不同游客的瀏覽感受。
(圖為實踐隊員正在進行參觀和討論)

(圖為實踐隊員正在進行采訪)
在采訪和問卷中可以了解到大部分游客對于目前博物館的展覽方式等情況都比較滿意,但對于講解部分也表示雖然有二維碼和講解器但還是人工講解更生動有趣,如何調控或者提供類似人工講解類的方案是我們調查團將繼續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在此次社會實踐中大致了解了目前博物館的發展階段,也能發現在大數據和互聯網的基調下“博物館們”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前進著,肩負著歷史的傳承,展示著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文化特色。因此在智慧博物館建設的道路上我們任重而道遠。而我們實踐團在今后也將把重心放在如何去解決問題而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