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院寒假社會實踐——探究農業發展,科技帶來進步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深入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推動數字化應用場景研發推廣。加快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推進智慧農業發展”。加快建設智慧農業是實現農業現代化與建設農業強國的必由之路。為深入探究AI與智慧農業的應用現狀,如何推進AI與數字化融入農業領域,曲阜師范大學“慧農智行”社會實踐隊以“深悟創新理論,增強青春底色”為主題,于1月11日到壽光山東省壽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園進行實地調研。
為了更好地了解智慧農業在實際應用中的情況,實踐隊員們精心設計了調查問卷。問卷內容涵蓋了農戶對AI技術的認知程度、使用情況以及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在壽光高科技農業園區內,實踐隊員們向農戶們發放了調查問卷,并耐心解釋了問卷的目的和填寫方法。為了確保問卷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實踐隊員們在發放過程中對問卷進行了編號,并在回收時對問卷進行了仔細的核查。
智慧農業綜合運用云計算、傳感器網絡等多種技術,實現信息支持、大田信息采集、生產數據收集等各個環節的連接,實現農業生產智能控制。智慧農業效率高,有利于農業經營模式變革。用機械智能體系代替傳統的田間地頭巡查,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減少了人力資源成本,降低能源消耗,實現農產品生產工廠化,提前預測農業生產的風險,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智慧農業減少了資源浪費,節約了成本,優化了農產品品質,減少了農藥污染。消費者可以隨時追溯農產品生產數據與產地,實現了農產品“從田地到餐桌”的全過程管理。智慧農業強調整體化,將田地、養殖場所、周邊村落視作一體,利用現代科技,實現能量的循環利用,對農業生產的能量消耗與污染物排放進行監測,保障農業生產環境質量,對土壤、水田品質及耐受程度進行計算,合理處理禽畜糞便,實現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