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移通學院7月17日訊】(通訊員:陳熠)“語言文字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是國家繁榮發展的根基。”為發揮語言文字工作直接服務國家“三農”發展的重要作用。重慶移通學院“天空青年”鄉村振興筑夢實踐團作為教育部、團中央遴選的2024全國“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專項團隊,2024年7月4日至7月10日,師生27人在銅梁區華興鎮開展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以推普、助農為主線,雙軌并行,多措并舉,通過調研、培訓、宣講、服務實踐等,以推普為媒介,助農興產,文化鑄魂,生態護航,多元著手,以青春之力,共創鄉村振興輝煌篇章。
7月4日,“天空青年”鄉村振興筑夢實踐團抵達銅梁區華興鎮與政府工作人員對接完工作后,團隊志愿者前往華興各村開展普通話、生態環境、特色產業相關調研活動。根據有效調研數據制定實踐開展內容,7月5日—10日期間分組在惠民社區青少年之家開展教學及華興周邊村落開展實踐活動。
探索推普課堂,助力文化振興“天空青年”鄉村振興筑夢實踐團以共計收回的273份普通話調研有效問卷為基礎,在重慶市銅梁區華興鎮惠民社區黨團活動室開展“童心銅行”國學趣味藝術課堂系列活動。志愿者們用青春視角,不斷探索“普通話+國學”“普通話+非遺”“普通話+藝術”“普通話+普法”等推普模式,將語言文字助力鄉村振興的種子以執筆書寫、經典傳頌、紅歌共唱、非遺體驗、手語傳愛等趣味性形式播撒在每一個小朋友心田,引導小朋友們在聽、說、讀、寫中樹立家國情懷,為鄉村振興積蓄未來力量。文化播種,藝術開花。本次推普成果在7月9日傍晚的匯報演出中得到了華興政府、惠民社區黨支部書記以及學生家長的高度評價。
守護綠水青山,繪制生態藍圖為進一步弘揚新時代文明新風,美化華興衛生環境,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7月5日起,第二組志愿者在華興附近開展生態環境調研,共收回的181份有效問卷以及7份有效訪談記錄,針對華興居民反映最多的河道衛生問題,開展小安溪河道清理活動,在華興鎮河道及街道兩邊認真清理散落的紙巾,煙頭,塑料袋等垃圾,做到清潔一處,干凈一片。
語言助力品牌,數字賦能產業7月6日-7月10日,第三組志愿者圍繞鄉村振興主題,對地方特色產業進行調研走訪,通過蔬菜基地助農、開展直播、推動建立普通話直播服務站、品牌化設計白茶包裝、拍攝《華興白茶》宣傳片等系列助農活動,充分發揮當代青年的知識才干,在實踐中培養青年社會責任意識和擔當,積極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弘揚家國情懷,塑造文明鄉風鄉風文明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也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以及生活富裕的重要促進要素。7月7日-7月10日,“天空青年”鄉村振興筑夢實踐團根據特殊時間節點,對原計劃做出3次靈活調整。在7月7日,開展“銘記歷史,珍惜和平”愛國教育,傳承紅色基因;7月8日,將書法教學與集體生日相結合,傳遞家溫暖;7月10日關懷烈士家屬,緬懷先烈靈冢,揚正氣、塑鄉風。
歷經為期一周的實踐活動,“天空青年”推普助力鄉村實踐活動在華興取得階段性成果。志愿者們表示將始終牢記“挺膺擔當,協同共進”的家風家訓,肩負歷史重任,擔當時代使命,將“推普”實踐、“助農”實踐與基層調查研究、關愛教育、愛國教育、藝術生活、特色產業相結合,用行動踐行青春誓言,用服務貢獻青春力量。不斷創新,勇于擔當,共同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拍攝:馬婷、刁學晨、宋俊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