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網馬鞍山8月3日電(通訊員 江敏君)為貫徹“文明健康、綠色環保”主題,提高大眾節約意識,積極響應、落實國家"保護環境,垃圾分類”號召,響應上級指導方針及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精神要求,7月7日,安徽工業大學拾光志愿服務隊前往安徽省馬鞍山市王家山社區為社區小朋友開展了一次“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宣講活動。
活動開始前,主講實踐隊員通過百度、夸克等各種渠道收集目前國家垃圾生產量和垃圾分類相關信息以便于準備ppt,由于垃圾分類為國家重點工程,為防止發生宣講信息錯誤導致小朋友們誤解的情況,主講實踐隊員多方分析,借助官方渠道反復斟酌宣講內容。其他實踐隊員協商各自任務,主要有作業輔導,拍攝,管理紀律等,還將自己閑置的娃娃、玩具等禮物收集起來,用作“以表演換物”小舞臺的獎品。
活動當天,實踐隊員們提前來到指定活動地點,等待小朋友們到來。活動正式開始,實踐隊員們認真執行提前分配好的任務,讓小朋友們有序入座開始學習。小朋友們在寫作業的過程中難免出現厭學、偷懶等情緒,在實踐隊員的安撫下,小朋友們可以重拾耐心,安心學習,遇見難題時,大膽地舉起小手向實踐隊員們提問;實踐隊員也會積極給出解答過程,通過科學的領導,讓小朋友們保持對學習的興趣。

圖為實踐隊員為小朋友們輔導作業。
作業輔導結束后,志愿者開始了“垃圾分類,從我做起”主題知識宣講。首先,主講隊員利用山東威海,京杭大運河等風景圖片讓小朋友們領略了祖國的大好山河;緊接著,又讓小朋友們觀看了幾張街道旁,馬路邊垃圾成堆的典型照片(搭配不當,幾張場景),這樣明顯的對比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強烈的視覺震撼,也順利的將話題轉入了主題“垃圾分類”;在此之后,主講隊員講解了四大垃圾類型的定義——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舉例了每一種類型的典型垃圾;志愿者以杭州市為例,介紹了杭州天子嶺垃圾填埋場;之后用提問的方式,讓小朋友們競猜蘋果核、易拉罐、玻璃瓶等物品完全降解的時間,通過提問的方式可以更加直觀的讓小朋友們感到降解的時間之長,讓環保意識更加銘記于心。活動的最后,為了檢測小朋友們是否掌握垃圾分類的基本方法,主講實踐隊員分別提問八位小朋友貓砂、過期化妝品、落葉等垃圾的分類選項,而每位小朋友都可以準確快速地給出答案。

圖為實踐隊員宣講垃圾分類有關知識。
為了給予兒童充分展現自我的機會,讓小朋友們看到自己的優點,提高小朋友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最后的環節安排了“以表演換物”小舞臺。在本環節中,小朋友們盡情展現自己的才藝,有舞蹈表演《小城謠》,歌曲演唱《孤勇者》、《陽光開朗大男孩》,繞口令表演,小故事分享等,大家積極參與,實踐隊員們也全力配合,為他們提供舞臺,播放配樂等。每個小朋友表演結束后,在講臺上精心挑選自己喜愛的玩具,露出了天真燦爛的笑容。本項活動給小朋友們創造了輕松、愉快的心理環境,志愿者也體會到,給孩子們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他們會給你無限的驚喜。

圖為小朋友為大家進行唱歌表演。
隨后,實踐隊員組織獲得小獎品的同學一起拍了合照,這也預示著今天主題宣講活動正式結束了。為確保每位小朋友的安全,實踐隊員組織孩子家長進行簽退。等所有的小朋友由家長領走后,實踐隊員將桌椅板凳放回原位,將小朋友們落下的物品收集以便歸還,每個人還分享了收獲感悟、遇到的難題和解決的方法。

圖為小朋友們的合照。
在本次社會實踐中,實踐隊員們始終保持熱情飽滿的工作狀態和謙遜嚴謹的學習態度,成功完成組織交付的各項工作任務。通過本次社會實踐他們收獲頗豐;深刻地體會到基層工作者的艱辛和不易,逐步深入基層開展工作,感受到作為基層工作者不僅需要耐心、細心,還需要恒心,也更加深刻地領悟到新時代青年肩負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