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長沙南方職業學院2024年暑期三下鄉筑夢青春鄉村振興服務團懷揣著熱忱與愛心,走進了寧鄉市大成橋鎮永盛村,開啟了一段為期十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滿懷激情地積極投身其中,為孩子們帶去了知識的滋養與心靈的溫暖。
圖為志愿者們到達永盛村后合影。通訊員 馬恩蕙 攝
在活動正式開展之前,服務團進行了全方位、精細化的籌備工作。他們不辭辛勞,深入到永盛村的每一個角落,與村民們親切交流,以充分了解當地留守兒童的真實現狀和迫切需求。在此基礎上,他們精心制定了詳盡而周全的計劃,每一個環節、每一項課程都經過了反復地斟酌和考量。
7月6日,服務團成員們個個精神抖擻、滿懷熱情地從長沙出發。一路上,他們懷揣著對即將到來的活動的期待與憧憬。經過一路的奔波與輾轉,抵達了目的地——永盛村。
到達永盛村后,服務團第一時間與村支兩委取得緊密聯系,并緊鑼密鼓地開展了工作對接。他們顧不得旅途的疲憊,立即著手收拾行李,有條不紊地布置活動場地。從桌椅的擺放,到教學用具的整理,每一個細節都力求完美,只為給孩子們營造一個舒適、溫馨的學習和活動環境,為后續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充足的準備。
圖為志愿者們在布置教學場地。通訊員 馬恩蕙 攝
7月8日,服務團精心策劃并隆重舉行了開班典禮,現場氣氛熱烈有序。服務團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豐富的課程,其中涵蓋了交通安全、防溺水等極具實用價值知識的主題班會,以及文化、藝術、體育等豐富多彩的課程。
在交通安全主題班會上,志愿者胡翼憑借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案例以及充滿趣味的互動游戲,讓孩子們仿佛身臨其境,深刻認識到了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在防溺水課程中,胡翼更是耐心細致,不僅詳細講解了玩水可能帶來的嚴重危害,還手把手地現場示范了溺水時正確的應對方法,讓孩子們在面對危險時能夠心中有數、應對有方;在傳統文化課上,孩子們在志愿者馬恩蕙的帶領下,仿佛穿越時空,領略到了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藝術課上,孩子們如同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作出了一幅幅充滿童真、色彩斑斕的作品。
圖為志愿者在給孩子們上交通安全主題課。通訊員 梁河清 攝
然而,活動的開展并非始終一帆風順。7 月 16 日的匯報演出準備過程中,困難猶如重重關卡,接連不斷地擺在了服務團成員們的面前。排練時間的緊迫、節目安排的臨時變動等問題接踵而至,給整個活動的推進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但服務團成員們沒有絲毫退縮,他們深知,越是艱難的時刻,越需要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志愿者們保持著冷靜與沉著,耐心地調整方案,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用鼓勵的話語和溫暖的笑容,為孩子們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讓孩子們克服了內心的緊張與不安。最終,匯報演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圓滿成功。孩子們精彩絕倫的表現贏得了現場觀眾如潮的陣陣掌聲,那掌聲不僅是對孩子們的贊揚,更是對服務團成員們辛勤付出的認可。
圖為匯報演出結束后服務團成員與孩子們的合影。通訊員 馬恩蕙 攝
在這整整十天的時間里,服務團成員們不僅將關注的焦點放在孩子們的學習上,更是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經常與孩子們促膝談心,如同知心姐姐一般,耐心傾聽孩子們內心深處的聲音,無論是快樂還是煩惱,都給予了最真摯的關愛和鼓勵。
此次實踐活動,如同一場及時雨,讓永盛村的留守兒童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關愛與溫暖。與此同時,服務團成員們也在這個過程中收獲滿滿。他們深刻地體會到,關愛留守兒童絕非僅僅是物質上的簡單幫助,更重要的是給予他們心靈的長久陪伴和正確的引導。這種陪伴和引導,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孩子們前行的道路,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再感到孤獨和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