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7月10日,湘潭大學外國語學院赴六堡茶鄉暑期社會實踐團來到中山紀念堂、梧州騎樓城和廣西特委舊址陳列館等進行調研學習,深入了解一代偉人、一個城市、一種文化的歷史。
在梧州中山紀念堂前的廣場上,聳立著孫中山先生高大的銅像。先生右手持著拐杖,高昂著頭顱,凝視遠方,目光炯炯,映現出了一代偉人的執著、剛毅、堅定。
“孫先生在他生命終結之際,仍不忘告誡黨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看到了先生為實現救國圖強而奮斗終生的堅強意志。”調研團成員劉珍說。 
(圖1 團隊成員于中山紀念堂前合影)
調研團成員來到廣西特委舊址陳列館,認真聆聽講解員講述革命先輩們艱苦奮斗的歷程,透過多幅珍貴照片、史料、實物展品,追憶英雄事跡,緬懷革命先烈。
調研團的黨員同志與陳列館全體講解員一同重溫入黨誓詞,以汲取前進力量,鑄牢初心使命。 
(圖2 團隊成員參觀廣西特委舊址陳列館)

(圖3 團隊成員于廣西特委舊址陳列館前宣誓)
最后,調研團成員來到了中國騎樓城,該建筑群是昔日梧州商貿繁華的一個標志。然而,作為嶺南的水都,梧州常年遭受洪水的侵蝕,不少騎樓街道逐漸面臨殘舊破敗,排水渠堵塞不暢,安全問題頻發。
因此,欣賞騎樓特色建筑的同時,
調研團成員認真傾聽當地居民講述地區的地理環境、歷史發展和人文特色,以期從青年視角發現問題,運用專業思維將所見所聞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建設性意見,助力講好騎樓故事,傳播騎樓文化。
(圖4 團隊成員在騎樓城調研)
銘記歷史,一直是黨中央的情之所牽。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一定要牢記革命先輩為中國革命事業付出的鮮血和生命。
調研團在研學第一站尋訪紅色足跡,深入嶺南文化,堅定凝聚青春奮進力量,在行走中涵育家國情懷,在實踐中擔當青春使命。 文字:梁秋慧,劉秀麗,劉珍
圖片:梁建偉
來源:湘潭大學外國語學院赴六堡茶鄉暑期社會實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