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鄧巧、楊佳秋)家家有老人,人人有老時。為貫徹執行黨的二十大精神,提高老年群體健康福祉, 7月13日,重慶幼兒師專康養學院“拾光”發展成就觀察團聯合萬州區德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拾光社會工作與志愿服務中心在渝馨家園養老院開展了輕度失智老人非藥物干預志愿服務活動,旨在通過宣傳、篩查和干預等方式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爺爺,今天幾號呀?”“我們現在是在什么地方呀”“奶奶,我現在說三個詞語,您要仔細聽好并記住呦,等會我會考考您”“一百減七等于多少呀?那九十三減七呢……”。活動現場,志愿者們以對話式的提問進行認知功能篩查,了解了老人們的基本情況和認知功能狀況,并帶來健康小科普活動,讓大家科學認識阿爾茲海默癥,樹立正確的疾病預防理念。
隨后,志愿者團隊開展了4項非藥物干預服務活動。首先進行了椅上韻律操團體教學,這項活動不僅能提升老年人下肢的肌肉力量,有效防止跌倒,還可以稍稍加快心跳,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行動能力。其次一對一的開展了計算訓練游戲訓練,通過帶領老人完成簡單的數字加減運算,引導老人動腦計算,提升老人的思維反應能力。然后開展了數字記憶游戲,耐心引導老人由易到難記憶數字,延長瞬時記憶留存時間。最后是補全圖片游戲,老人通過眼、腦、手合作完成圖片連線,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下緩解自身的專注力、協調能力不足等問題。非藥物干預服務活動過程中,志愿者們積極引導、鼓勵老人完成動作,老人們也積極參與,現場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活動結束后,熊院長對本次活動的順利開展表示祝賀,并對志愿者們進行了語重心長的經驗分享和殷切期盼。她表示新時代老年服務者需要更強的愛心,堅守自己的初心,讓老年人感到貼心;要有超強的心理素質和不怕吃苦、勤學苦干的干勁,靜下心來為老人服務;要提升自己的本領,增強實踐經驗,帶著敢闖肯干的魄力,助推新時代養老行業的發展。
志愿者們也紛紛表示此次活動的開展,讓他們深入接觸了養老院的老人及員工,幫助他們學習和了解了和老人相處的技巧和方法,他們也將始終踐行“拾光”助老精神,展現重慶幼專康養學子的“服老”風采!